12月10日下午,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乡里乡音” 群众宣讲小分队首场宣讲会在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拉开序幕,此次宣讲,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举旗帜”,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聚民心”,让基层群众不仅听得懂,而且还有兴趣听,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咖啡的浓香中,讲者饶有兴趣,听者兴趣盎然,整个氛围其乐融融。

宣讲会现场
密切关注群众的日常兴趣需求,打造“互动式”深入交流模式
都江堰市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会,紧盯“群众需求”,一改以往“刻板”、“僵化”、“机械”的宣讲方式,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兴趣点”,选择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大家不仅听得懂,而且还有兴趣听。为了让广大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了以专家、干部、群众为代表的乡里乡音”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其中,群众宣讲小分队成员有都江堰市道德模范、“成都好人”、基层文艺工作者王雄,新华网“2018网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都好人”、70岁的“闲事科科长”许晓荣,基层社区书记李天平、作家代表黎民泰、医院护士任莎等20余位各行各业的代表,形成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的基层宣讲模式。都江堰市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会,把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育人工作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面向群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让大家更加透彻学习了解全会精神。
市委党校讲师邢永亮以70秒的视频开头,用“19”“4”“15”三个数字回顾了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党的历程,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讲座采取提问、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其内容简洁、清晰,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入挖掘身边的“创新创造”精神,讲述“草根式”文明实践故事
“突出基层导向、充分挖掘在地文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是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聚焦的重点,此次宣讲充分挖掘本土创业者创新创造的小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感染群众、带动一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城市人格、铸造时代精神。民间艺人木子尹工坊创始人李娅以《还世界以木》为题讲述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点点滴滴。她始终坚持以文化为依托,通过挖掘都江堰在地文化元素来打造产品。其手绘工艺品、手工木制品、农产品等系列旅游产品琳琅满目。其最新推出的熊猫吃火锅、熊猫喝盖碗茶等创新产品,更是具有都江堰地域文化特色,让更多的游客通过产品了解都江堰、爱上都江堰。
全面启用多级化文明实践体系,构建“点单式”政策宣讲服务
为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探、往心里去, 让广大基层群众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乡里乡音”微宣讲活动将持续1个月,深入到乡镇(街道)、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实践基地、实践点,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30余场。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大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小队,各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可根据工作实际和宣讲人员特点,采取“点单式”服务,邀请“乡里乡音”宣讲小分队成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化、文艺性微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 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一行现场观看“乡里乡音”宣讲
对于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来说,这么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点搜网负责人唐劼深有感触:“以前觉得这类宣讲很枯燥,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今天的这场讲座,简单易懂,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讲座,我们愿意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