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地方文明网站群热线电话:028-5656256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石羊镇红雄社区抓实环境整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发表时间:2020-05-09 | 来源:都江堰文明网

   

石羊镇红雄社区面积3.79平方公里,人口2596人,辖14个村民小组,党员117近年来,红雄社区牢记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进百姓、走在实处,将精神文明工作贯穿到院落治理、问题化解、产业发展,打造了以乡村美食、川西音乐、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林盘经济,收到了环境清新、民风淳朴、产业提升、群众增收的明显成效。

以院落治理为突破口,“微治理”有“大成效”

探索实施院落小单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问题收集化解、网络化管理服务、利益链结、生态保护“四大”治理机制,形成全民动员同向同行的治理格局,推动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开展。

一是建立自我管理的治理体系。立足群众需求社区党总支召开千人大会、坝坝会110余次、走访群众1200余人次,收集汇总群众意愿上百条,并分类建立台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社区划分为8个林盘院落,再以林盘院落为单位,构建起“一组三会”治理架构(“一组”即院落党小组,“三会”即院落议事会、院落管委会、院落监事会),形成了党小组提议、议事会决策、管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群众自治体系,区域800余户居民签订自治责任书、领取“责任田”,形成居民自扫责任田、保洁人员集中清运、群众投工投劳的自我管理服务机制。

二是建立自我投入的运作机制。在整合村公资金和农村垃圾、土地整理、林盘保护、面源污染防治、改水改厕等补助资金基础上,组织村民每人每年交20元,设立院落整治工作资金池,用于公共保洁人员工资发放、院落评优和文明户奖励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并实行民主议定用途、收支公示制度,构建起群众利益与环境治理有效联结机制把卫生工作与发动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户户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群众意识从简单的讲卫生到讲健康转变。

三是建立自我监督的考评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评估,确保考评激励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专门制订《“最美院落”评比标准》《“八好”星级户评比标准》等评优标准,开展月评“星级户”、季评“美丽院落流动红旗”和年评“最美院落”活动,通过群众自评互评的方式,每月对评选“星级户”进行上墙公示并给予2元/人奖励,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群众双重激励,实现了从“要我扫”到“我要扫”的转变,形成环境治理人人有责、人人争先的行动自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着力点,“老乡村”有“新文明”

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丰富文化生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立足农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用好用活公益广告、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开展“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五下乡”等文化活动和“三美四好”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培育壮大柳风农民诗社、柳风艺术团、咏柳文学社、香樟树文学社等文化队伍,以队伍为带动,深入宣传天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倡导友善优雅的市民观,营造良好乡风,持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律意识。

二是开展新文明实践。以“党建引领+文明实践+社区治理”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新文明实践活动,拓展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整合社区管理、文体休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需求,逐步完善社区服务配套措施,打造精品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功能,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片区民生服务满意度。

三是突出先进典型。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活动,定期评选、专题展览、大力宣传,发动群众评选先后10余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持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感召带动群众做好事、当好人,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力提升了乡村内在品质和文明形象。

以挖掘本土资源为切入点,“小产业”有“大经济”

利用院落微治理及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优势,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引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倾力打造川西音乐林盘,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增强群众的实实在在获得感

一是做足“内功”,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每名党员带领2户群众抓好环境整治,鼓励党员骨干带头参与川西林盘保护与修复,腾出闲置房屋土地从事乡村旅游,带领广大群众实现自主创厘清职责并建立了“政府补贴三分之一、旅游协会支持三分之一、农户自筹三分之一”的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机制,构建1支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充分发挥宋建明等产业带头人的带动能力,激发群众主体参与治理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做优“文化”,丰富乡村产业内涵。充分挖掘天府文化、农耕文化、诗歌文化,将川西林盘和田园文化资源整合、集群塑造,通过文创农创团队,对方家坎川西音乐林盘专业塑造,引入了阿坝师范学院川西音乐原创工作室、陈明志声音景观工作室两个音乐创客项目,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川西林盘田园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在各林盘内发展特色餐饮、私房菜、乡村咖啡、林盘老茶馆、书吧、农村生活体验馆等新兴业态、打造中高端接待民居,整体提升生态、文态、业态、形态。

三是做实“多元”,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多元参与作用,合力“共治”,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清晰定位各社会组织的作用,因需培育了乡村旅游、红雄妈妈等5家特色社会组织。乡村旅游协会引领行业规范管理,依托协会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民自家餐饮、民宿交由协会统一营销管理;园林协会制定园艺规划,打牢乡村旅游发展基础;邻里互助会解邻里纠纷23起,妥善处理上访4起,破解了青城湖腾地清场等“老大难”问题,民风更加包容淳朴。乡村旅游协会融合旅游资源,集成“发力”,实现抱团发展;“红雄妈妈”协会精选会做农村地道美食的农村妇女,向乡村旅游点位配送人员,实现资源共享,社会组织有效激活了全产业链,共同发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李雨霞


美图欣赏更多

网站群
四川文明网联盟网站四川省主要宣传文化单位新闻网站友情链接

主办:主办: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都江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技术支持:四川文明网